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难忘青山关 难忘开拓笔会
——小记唐山开元集团开拓报优秀作者笔会

2015-11-25 分享:

关闭

  2015年11月7日,开拓报优秀作者笔会在唐山迁西青山关举行。
      《开拓》是开元集团社内报刊,作为传播开元文化的重要载体,写开元人、记开元事,见证开元集团的奋斗历程,为员工搭建展现才情、传递情感的平台,受到广大员工的热烈欢迎和肯定。为进一步办好开拓报,奖励长期以来为开拓报投稿的优秀作者,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和新闻敏感性,《开拓》编辑部策划、组织,召开了此次作者笔会。
       由于气温骤降,坐落在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迁西青山关下起了雨夹雪,古老的长城透过历史的悲壮,让深秋初冬的青山关显得越发冷峻与挺拔。

       作者交流环节作为笔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位于青山关中腰的青山会议室举行。


        集团宣工委主任、开拓报主编刘素文主持交流会。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开拓报的发展历程和出版现状。她说:“开拓报创刊于1995年1月,今年是创刊20周年。创刊伊始为“开元之路”,对开四版。1999年更名为“开拓”,开拓报每月一期,版面由四版渐渐增至如今的12版7万余字,截至2015年10月份,已总计出版251期。每期发行1800份,派发到各公司员工,还有全国的代理店、上级主管部门和友好交流单位。
在20年的时间里,开拓报得益于各位作者的支持和广大员工的厚爱,一路走来,它已成为开元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开元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引领员工不断进步的精神食粮。柳宝诚董事长作为开元事业的创立者,对开拓报非常重视,并且关爱有加,经常给予编辑部具体地指点,每月审阅报纸小样都至深夜。杜总和张总作为开拓报的副总编,也经常给予好的意见和建议。办好开拓报,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素文主编在作者发言环节,穿插向大家介绍了开拓报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以及各记者站的工作情况和组稿要求。与会作者纷纷感言,发表创作体会、写作经验,以及进一步办好开拓报的意见和建议。
       来自研究所的刘自刚第一个发言,他是开拓报上稿数量较多的作者,还是西区读书写作协会的秘书长,他说:“我写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不但可以激发灵感,还能寻找写作素材。写作言之有物,就要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还要多读书,在书中寻找灵感。”
      来自唐山松下的美女作者肖志红,大家以前在开拓报上经常读到她的作品,她还担任唐山松下的读书写作协会的会长,她说:“我对开拓报非常有感情,与开拓报的结缘得益于素文姐的鼓励,在她的不断鼓励下,我的潜能被激发,成为一个钟情于写作的人。的确,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咱们的开拓报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的创作团队和创作氛围。但遗憾地是,自己最近比较懒,动笔比较少,应邀参加笔会有些惭愧。以后一定笔耕不辍!”
      开元著名大才子、开拓报优秀作家、集团财工委主任安同葆说:“开拓报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一些客户和供应商都有所耳闻,而且也非常认可,认为这是开元文化的一个大亮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句,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才能写几行诗......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开拓报上经常见到有员工写“词”,但古体诗词是有一定格式的,平仄、字数都有要求,但有的作品不是很合规则,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切磋、多交流,严格按照格式来填词。同时也希望开拓报能扩大一些版面......"果然是位优秀作家,安总即兴赋词一首并现场吟诵。
       唐山松下的齐晓丽说:“我与开拓报结缘是因为一篇征文,在唐山松下创业15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我的胸卡号”,从此踏上写作之路。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开元文化的深厚,为开拓报投稿带给我乐趣与成长,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笔会,一起参加‘开元之春’诗会。记得我在那篇征文的结尾写道:你的过去我无法参与,但你的将来一定有我的努力!”
        唐山神钢的记者站站长王婧被素文主编称为是既能写稿又能组稿的美女站长。她说:“2003年12月我来当唐山神钢,无意中看到了开拓报,一下子爱上了她,从此一发不可收。从一开始忐忑地投稿,到现在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组稿以及公司记者站的管理,可以说,开拓报给了我很多。感谢我们的员工对开拓报的热爱,也纠结于每月完成编辑部组稿任务时的难度和挑战......”
       朴实的韩爱军是开拓报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几乎每月都能上稿的优秀作者。她提起开拓报充满感情:“我的文笔其实不好,我就是真实地记录身边的点滴小事,记录咱们开元人的所思所想。但是总能得到同事们的鼓励,我现在越写越有劲头,目前还有好几篇存稿呢,我们唐山神钢车间的兄弟们都排着号抢着让我 写他们!”韩大姐朴实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也触动了大家的思索和感慨。
       开元集团著名的“小品演员”、唐山松下的孙立国说:“我1993年入厂,一开始在“二无线电厂”。1995年见到开拓报,便开始关注它。也曾跃跃欲试想写稿。一开始写文章,像是喊口号,内容空洞,但看到刘姐修改后的稿件,都禁不住觉得:自己咋这有才呢?!那感觉,别提多美了!”刘姐(素文主编)说:“关于改稿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尊重作者风格,不过度修改,但要舍弃空话、套话,稿子要符合开元文化的氛围。对于缺少细节的文章,出于对作者的鼓励,特别是第一次写稿的作者,我们会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作者,进一步了解、填充、修订,也就是‘加料’,让文章更丰富、更生动,具有可读性。”
       来自唐山松下营业部的王振说:“我们经常出差,但对开拓报的关注度依然很高。我曾多次为开拓报写稿,我写作讲究灵感,有时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必须要写出来。记得2010年我刚到公司参加工作,正值《开元心音》出版,厂长的一篇篇讲话实在、真挚,充满哲理,我读后热血沸腾,忍不住写下了一篇‘天行健’,这篇文章成为我到开元后的创作首秀。”
       开元机械公司的韩宝玉、开元阻焊公司的杨亮、开元特焊公司的赵莹莹、开元装备公司的董丽娟等等,大家都细数自己与开拓报的感情,聊起开元文化对自身的影响。集团公司的张玉华韩斌等人还向大家介绍了开拓报排版、校对等方面的话题。这些背后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开拓报的出版凝结了许多人的智慧,是我们共同的心血。
       随后,装备公司才女董丽娟、唐山松下才子王振现场作词,将笔会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最会,素文主编拜托大家继续保持高昂的热情,以一颗敏感多情的心持续为开拓报出力、发热,共同为开元文化的传播、传承,为开元集团的发展不懈努力!
       当会议结束的时刻,天空放晴,太阳出来了!因青山关“昨夜西风凋碧树”导致停电,原定的桌餐只能改成热面汤,将近40个人围站一起,吃了六大盆面,欢笑声再次响起。一个感觉在每个人的心中升腾---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开元人!
       难忘青山关!难忘开拓报作者笔会!
新闻中心
分享链接:

扫一扫,进入手机站

© 2001- 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08855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4002000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