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开元集团创业30周年纪念大会上,唐山松下的马琨部长和王玉松老师获得了“开元创业卓越贡献奖”的表彰。
一位是开元集团的制造专家,带领着一支敢于挑战、擅于变革的坚强团队,打造出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焊机制造工场。
一位是开元集团的焊接技术应用专家,以精湛的焊接技艺和深厚的焊接学识,在中国焊接行业声名远播。
两位品德高尚、业绩卓著,对他们的报道在集团开拓报上也屡见不鲜,可谓大名鼎鼎,“开元创业卓越贡献奖”的殊荣非他们莫属,实至名归!在他们获奖之际,开拓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集团授予王玉松老师的颁奖词是:
他,在璀璨的弧光中发光发热;
他,在美丽的焊花中挥洒汗水!
他,为用户解决的焊接难题不计其数、提供的工艺方案数不胜数,
奥运鸟巢上的钢筋铁骨也烙印着他默默无闻地奉献。
他,技艺高超、学识深厚,成为最受代理店和用户欢迎的人。
他,就是我们开元集团的焊接应用专家!
记者:您好,王老师!您曾获得过诸多荣誉,包括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等,相比而言“开元创业卓越贡献奖”只是咱们集团内部的一个奖项,您对此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
王玉松:在开元集团创业30周年纪念大会上,当我从柳宝诚董事长手中接过“开元创业卓越贡献奖”的奖杯和奖金时,心情十分激动,眼里含着热泪。这是开元集团对一名普通工人、一名老电焊工的最高褒奖。颁发开元创业卓越贡献奖,是开元集团崇尚创新,尊重劳动,鼓励人人成才的价值体现。
其实我很惭愧,来到开元集团14年,没有赶上艰难的创业期,在开元集团辉煌的成长期,赶上了开元集团的好时代。我只是在自己终身热爱的焊接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一些工作。是开元集团为我创造了学习提高的平台;为我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让我实现了用一技之长奉献企业、报效国家的焊接梦想。我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微乎其微,且所有成功案例的取得,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我不过是在与用户技术交流中发挥了一些作用。我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再接再厉,不辜负集团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希望,踏踏实实、不骄不躁,为开元集团的焊接事业不懈努力。
记者:柳宝诚董事长在集团创业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您,说您不断地追求卓越,通过不懈努力,由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一名焊接专家,为社会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个人价值。请问,您对“价值”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
王玉松:柳宝诚董事长在大会上的讲话激动人心,更是深入人心。说到个人价值,董事长不仅提到我,还提到唐山松下制造部的郑师傅。郑师傅在普通的岗位上,没有惊人的业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上班好好干活,回家好好过日子”是他真实的写照。但他用辛勤的劳动养活了全家老小,也同样体现了自身价值。
我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分两个层面:一是忠诚企业,恪尽职守,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本分、担责任,这是个人的存在价值;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这是个人的成长价值。做一个对企业、对用户负责任的人;做一个受社会、企业和家庭都欢迎的人,这是每一位员工的追求。我分别在三个公司从事焊接工作近44年,最辉煌的人生价值无疑是在开元集团得以实现的,在参与唐山松下乃至开元集团的各个焊接项目中得到升华和体现。
记者:开拓报曾多次报道过您的事迹,大家对您的经历有一定的了解,对您取得的成就也表示敬佩。值此您获得卓越贡献奖之际,请您无需谦虚,向大家介绍一下,您加入开元以后最引以为豪的经历?亦或最有成就感的业绩?
王玉松:加入开元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由于工作原因,中国版图上只有西藏和台湾没去过,其它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甚至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用户现场。我也去帮助解决过技术难题。唐山松下在全国近50家代理店,我几乎都去工作过,一起走访用户,为用户解决焊接课题。用户和代理店对我的信任,是我最引以自豪的事情。
记得在某铝厂建设工地,唐山松下焊机由于使用不当,焊接时出现了气孔,被禁止使用。监理提出:“你是唐山松下来的人,当场焊个焊缝我们检验,看有没有气孔!”现场气氛十分紧张,有人悄悄提醒我:“不要焊,你焊的焊缝如果有气孔,现场30余台焊机要全部撤走,后果严重。”可是我不焊,如何让用户消除误解?这些焊机也不让用啊!我只有咬紧牙关,屏住呼吸,双手握抢,一气焊成!三位监理当场撬开铝板检查,发现横断面上没有任何气孔。这样的试焊,每次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河南某煤机公司,三家公司竞争300余台逆变CO2焊机。河南代理店李总和营业担当做了大量工作;我去煤机公司交流焊接精益化管理,并帮助解决了20余项技术课题,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讲了一天的课。该公司董事长把我请到他的汽车上,恰巧路上堵车,我抓住机会大讲精益化管理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感动了董事长。他请求我第二天给他们高层讲课,交流深入了,用户对我们的信任提升了,最终300余台焊机全部采购了唐山松下的500FR1,并且全部联网监控,为德国鲁尔公司焊接液压支架。随后又邀请我去了两次,帮助他们制定出口焊接构件的焊接工艺和解决铸钢件的焊接难题。
每当在用户现场看到使用着众多的松下焊机,那璀璨的弧光照亮我的心,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切辛苦和挫折都化为乌有。
记者:您经常服务于用户现场,解决焊接难题、提供工艺方案,培训焊接操作者……您不但有精湛的技艺,还有完美的表达,您是如何修炼至此的?记忆中除了鸟巢项目外攻克的最大难关是什么?
王玉松:我原本是比较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初来唐山松下是作为一名焊机演示担当,焊好每一件试板,将松下焊机最优越的性能展示出来就完成了任务。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尤其是缺少焊接工程师的企业,迫切需要焊接工艺的指导和交流,帮助用户制定最佳工艺,提升焊接品质,获得用户的信赖,赢得市场占有率,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工作。我为此有意识地锻炼和提升。
有一次在长沙远大讲了一上午的课,临近中午,管理者交给我一摞纸条,大家提出了120条问题,我一下午解答了50多条,晚上还要给山河智能公司去讲课。株洲天一的郭总给我买了面包和牛奶,吃下去有了一些精神头,又讲了2个小时。这天我讲了10多小时的课,筋疲力尽。郭总问我:王老师吃点什么?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在厦门出差,一天交流的用户达5家,连午饭时都有用户在等你去讲课,不到10分钟吃口饭,12点又开始讲课了……每家用户都信任你,期盼着你答疑解惑,拿出真正能够解决课题的方案。用户第一、服务第一,还有什么比用户的信任和期待更重要的吗?
去年夏天开始,我身体免疫力下降。一次在长沙出差病倒,在医院输液6个小时,湖南可建钢构公司的两位焊接主管等了我6个小时,最后来到病床前,和我交流了半小时,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方案,借鉴“鸟巢”钢构的焊接经验,他们欣然采用松下焊机,保证了高层钢构的焊接质量。
我感到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用户的需求我们没有满足好,用户的课题我们没有帮助解决好。我觉得人的心理最不能承受的不是压力,是留有遗憾的事、后悔的事,往往这些更折磨人,会让我彻夜难眠。
本报记者:您每年有近200天出差在外,辗转全国各地的用户现场,对自己的亲人照顾不多,得奖后您给他们买了礼物吗?对他们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王玉松:纪念大会刚刚结束,第二天清晨我就紧急出差到合肥,解决机器人系统出现焊接气孔的问题,因此还没有来得及给爱人和女儿买礼物。我年迈的父亲和爱人及女儿非常感谢开元集团给予我们一家人太多太多的关爱和感动。
我爱人从我进入唐山松下那天起就内退在家照顾二老,替我分担了照顾老人的全部家务。我只想对我她说:“老伴,我的价值和收获是你成全的,开元集团的奖金是奖给我的,也是奖给你的,全部奉献给你!”
记者:王老师,您已年近花甲,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家眼中的您仍然精神抖擞,您未来的打算还有哪些?
王玉松:我万万没有想到,在我不到一年就退休时,开元集团给我这份大奖,鼓励巨大,任重而道远。
今年我整理了“电子展厅”的所有资料,涵盖了唐山松下焊机及机器人、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及工程案例;打算出版“唐山松下焊接工艺案例集”,为营业担当和各代理店提供有价值的翔实的应用资料,为推广松下焊机和机器人提供基础保证,为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再做些工作。
我还要带好新人。一人进百步,不如百人进一步,我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焊接经验和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人,促使他们早日成才,担当大任。
如果工作需要,而且我的身体状况良好,我希望退休后还能在开元集团的大家庭中,与同事们共同协作,一起攻克技术难关,一起享受焊接成果,一起分享快乐工作的喜悦,为开元集团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企业贡献力量!